文 / 樟腦
01
大概沒有幾個人會想到,2020年,中文互聯網上第一份畫風徹底跑偏的快樂竟來自於「忠武路大勢」河正宇。
河正宇在中國影迷之中具備強大的群眾基礎,是可以與「忠武路三駕馬車」比肩的讓人信賴的演技派擔當。
但簡要概括河正宇這兩年的日子,應該是「與衰神同行」,除了驚鴻一瞥的『1987』,河正宇最近幾年接的劇本都不很給力。
新作『衣櫥』反響平平,韓國網友一片抱怨,而原本對河正宇濾鏡深厚的中國觀眾,在豆瓣給這部片子打出了5.6的低分,失望之情好比看梁朝偉演了『擺渡人』。
兩部『與神同行』雖然都取得了超千萬觀影人次的票房佳績,河正宇也成為了韓國最年輕的「一億先生」,但是這種角色擱在河正宇身上,影迷們似乎又覺得挑戰不夠,甚至浪費演技。
今年2月,韓國媒體又爆出河正宇濫用藥物《異丙酚》的新聞。
異丙酚是臨床上廣泛使用的一種麻醉藥物,並不具備明顯的致幻作用,不過媒體還是打出了「河正宇疑似吸毒」的標題。
之後河正宇所在公司解釋他並未濫用藥物,隻是因為接受皮膚手術才使用異丙酚,惹出風波。
目前韓國警方仍在就此事開展調查,尚未給出定論。
韓國娛樂圈素來有流行反轉的傳統,4月10日,首爾地方警察廳網絡調查隊以涉嫌恐嚇及違反信息通信網法為由拘留了兩名嫌疑人,並以起訴意見移交檢方。
外界這才知道,自去年12月開始,河正宇遭受了黑客長達一個月的威脅勒索,復盤整個事件,濫用藥物風波很可能與黑客入侵事件有關。
這起羅生門幾乎成為河正宇從影以來面臨的最大的危機,但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這場危機接下來會演變成一場輿論狂歡。
4月20日,河正宇和一名自稱「凡高」的黑客的聊天記錄曝光。
雙方對話風格過於清奇,既有互相問候,又有威脅試探;既有韓國稅法知識,又有黑客和國民演員對各自「事業」的抱怨;期間夾雜「等待之人會有福氣」的金句和在之後迅速引爆網絡的表情包。
河正宇跟黑客討價還價時,還說到打算賣掉自己的梨田和蘿卜地,末了,操心的河正宇還囑咐黑客換個頭像,因為之前那個「會讓人有距離感」。
整段對話跌宕起伏程度堪稱無厘頭版『恐怖直播』,對於更習慣在一部接一部電影作品中等候河正宇的中國觀眾來說,吃瓜之餘,驚喜也是有的:私下裡的河正宇展現出一種與娛樂工業無涉的趣味人格,這種中年阿加西的有趣、耐心和機智,對於時下包裝越來越嚴密、越來越千篇一律、越來越被塑料人偶攻陷的娛樂圈而言,尤其顯得稀缺和珍貴。
所以,與其說河正宇跟黑客的聊天記錄提供給人們的是一種吃瓜的快樂、學習河正宇社交技能的快樂,不如說是壓抑憋悶許久的人們,隔著屏幕看到活生生的人的快樂。
02
圍觀者獲得了談資和笑料的滿足,但對河正宇來說,這種碎片化、狂歡節式的快樂往往讓外界忽略了,這是一個異常辛苦的春天。
河正宇的從影之路總體安穩順遂,憑借『追擊者』中池英民一角驚艷影壇之後,他先後參演『黃海』、『暗殺』、『恐怖直播』、『時間』、『呼吸』、『小姐』、『隧道』等作品,合作對象既有金基德、朴贊鬱這樣的國際大導,也有尹鐘彬、金容華等中生代力量。
『暗殺』導演崔東勛曾評價河正宇,「他是所有韓國導演的夢中情人。
」
河正宇幾乎具備好演員的一切特質,『黃海』導演羅泓軫說過,為了拍片,河正宇學習延邊方言和麻將,三個月內每天練滿四個小時;為了凸顯角色的處境,天生皮膚敏感的他讓臉風吹日曬一年而不擦油,變得粗糙;為了幾分鐘的畫面,他在冬天跳進冰冷的海水,零下15度爬房子外墻的管道。
在競爭酷烈的韓國演藝圈,河正宇一度代表著天賦、勤奮、穩妥、信任等等諸多美好的品質。
憑借這張粗糙的臉,他演過主播、檢察官、土匪頭子、黑幫大哥、假冒伯爵、韓國的許三觀、謎一樣的地獄使者、來自平壤的革命殺手和金融危機陰影下失敗的待業青年。
對許多影迷來說,過去認識河正宇的路徑單純而富足——僅僅通過電影。
他高產,崇拜馬龍·白蘭度、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那樣的演員,夢想是「作為一名演員拍夠100部電影」。
入行20多年,河正宇鮮少在人前暴露自己。
除開電影宣傳期,你很難在媒體或綜藝節目中看到他的身影。
他不使用社交媒體,曾有主持人問過他為什麼不開通社交賬號,他說,「55歲吧,到那個時候再註冊。
」你可以窺見他的幽默,他也曾在路演中把全智賢逗得現場飆淚,包括此次同黑客的周旋,都能證明河正宇具備娛樂的能力,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他刻意同公眾保持著適當的距離。
河正宇的本名是金聖勛,成名之後,他對自己的生活做了嚴格的區隔,什麼時候是演員河正宇、什麼時候是普通人金聖勛,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在他的首部隨筆集『河正宇,有感覺』中,河正宇用了很多筆墨描寫他未成名之時的朋友。
他有一幫從幼兒園就認識的朋友,雖然如今他們身處各行各業,但仍保留著定期出來喝一杯的習慣。
以河正宇的財力,每次花幾十萬韓元請朋友們喝酒不是什麼大事,但是朋友們多年前就約好,每次費用都要均攤。
這件小事讓河正宇對朋友們一直很感激,「因為這群朋友,我的人生才能在演員河正宇和普通人金聖勛間維持平衡。
」
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波,無疑讓他刻意保持的平衡和秩序陷入某種失控的混亂。
03
4月13日,河正宇接受韓國媒體Starnews的專訪,他提到,最開始黑客把他以前女朋友的照片、海外旅行照和一些短信內容發給他的時候,他問,「你們就用這種東西威脅我嗎?」「因為你是名人嘛」,黑客回答。
河正宇經歷了長達一個多月的持續威脅,而那段時間,他正忙於電影宣傳。
在一次直播活動中,他去了趟洗手間,返回時還跟大家開玩笑,「因為量比較少,所以現在輕松了」,但事實是他又收到了威脅短信,借口上洗手間隻是為了平息憤怒,「每當那樣的時候,都讓我喘不過氣來。
」
黑客事件涉及的不隻河正宇一人,據韓國警方透露,這起黑客事件的嫌疑人涉嫌在去年年末至今年年初,對八名著名藝人的手機進行攻擊,並威脅藝人要泄露個人信息,從而向其中五人收取了共約6.1億韓元,另外三名受害者沒有給錢。
河正宇是沒有給錢的三名藝人之一。
如果沒有「非法用藥」事件的插曲,河正宇應對此次黑客敲詐時的冷靜、沉著和正義感,讓他提供了幾乎堪比電影的情節。
電影『1987』中,河正宇扮演的基層檢察官對影片中的反派說過這樣一句臺詞,「我就是個無族譜的土狗,性格可不是一般的惡劣,再說了,見誰咬誰,那不就是土狗的魅力嗎?」在現實中,河正宇也沒有屈服,他在受到威脅的第三天後報案。
搜查官警告稱,「雖然現在《河正宇》是受害者,但有可能在研究手機明細後,他就會轉為嫌疑人。
」這樣的事情並非沒有先例,比如鄭俊英,他因為手機上有性犯罪情況而轉為嫌疑人。
河正宇回應「完全無所謂」,並提交了全部相關資料。
報警後,勒索沒有停止,遭遇又一輪的威脅時,面對數億元的勒索金額,河正宇依然堅持:「想試試看的話就試試吧,如果我有錢給你們的話,一定是用在抓你們上。
」
這並不是河正宇第一次與歹徒鬥智鬥勇。
2013年籌備自己的導演處女作時,夜間收工後的河正宇在路上被車撞倒,車子揚長而去,河正宇抄近路追趕,真的在預想的地點截到了這輛車。
司機躲在車裡不出來,河正宇拿雨傘砸車窗,直到警察趕到。
最初警察以為河正宇在鬧事,最後發現,是司機醉酒駕駛。
河正宇在采訪時提及此事,不忘感慨一下娛樂明星曾經擁有的私下空間,沒人想去拍照,事情結束,大家互不打擾。
但是他時下身處的,是一個逐漸失去邊界的世界。
同黑客的聊天記錄曝光後,韓國網絡上的聲音分成兩派,一種聲音是,「河正宇真的像電影一樣生活啊,沉著機智的應對非常突出」,「因為對自己生活很自信,所以才會做出這樣的反應吧?」另一種聲音是,「但是要求15億韓元不就是意味著有讓大眾知道就不好的內容嗎?」這場風波幾乎成了網絡時代的明星要向公眾證明自己究竟吃了幾碗涼粉兒的黑色故事,從始至終選擇配合警方調查的河正宇「不知道為什麼把受到威脅的受害者當作罪犯對待」。
那次Starnews的采訪,河正宇走了一個多小時的路跟記者見面,他說,「不走一走的話就受不了」。
04
一個公認的事實是,在黑幕、醜聞、慘劇不斷的韓國演藝圈,河正宇是韓國娛樂工業這臺龐大機器連續絞殺下的幸存者或成功者,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勤奮、天賦以及必須的運氣,在競爭酷烈的韓國社會謀求到屬於自己的位置,而這次黑客入侵事件,則向外界展示了湧動於韓國社會肌體之內持續的巨大不安。
公佈出來的聊天記錄為人們提供快樂的同時,一定程度消解和掩飾了它作為一起惡劣的信息犯罪事件的本質,而這樣的犯罪根植於階層固化、等級分明的韓國社會,它的內在邏輯恰恰是電影『恐怖直播』故事的翻版,正如電影中的普通工人朴魯圭所言,「如果我不犯罪《炸橋》的話,你這樣的人,會和我說話嗎?」
以河正宇為樣本審視韓國演藝圈此次的黑客事件,很容易梳理出現代社會許多寓言式的命題。
一個參照系是朱鎮模與張東健的聊天記錄被曝光。
因為兩人聊天中涉及穿著泳裝的女性照片,並有評論和性暗示內容,朱鎮模和張東健,還有他們的家人,都經歷了長達數月的網絡圍攻。
將河正宇的風波與之對比,會發現在信息犯罪面前,人們前所未有地期待「完美受害者」的角色。
在就最私密的信息進行檢索品評之後,毫無瑕疵的人才能獲得眾人「他是一個信息犯罪的受害者」的同情。
這樣的邏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當年的「艷照門」事件。
從道理上說,當年每個人都是受害者,但現實是,潘多拉盒子一旦打開,人群的窺私欲和審判欲會早早替代理性。
這種心理可以解釋此次韓國8名藝人中有5位寧可選擇破財免災,也不願公開信息,卷入輿論風波。
這有點像河正宇主演的電影『隧道』的故事,一開始遭遇不幸的河正宇贏得了所有人的同情,但在救援隊挖錯方向、損失了巨額金錢以及一位救援人員的生命之後,隧道裡的河正宇還值不值得救援和同情,就成了一件大打問號的事情。
河正宇經歷的一波三折是個觀察群體心理的樣本,跟風的道德審判和輿論狂歡,幾乎是今時今日所有公共事件討論的模板,要麼你是一個非法用藥的墮落分子,要麼你是一個充滿愛心、風趣幽默、會用表情包的超級男神,二者之前,並無任何中間地帶。
隨著社交媒體的無孔不入,娛樂圈比大眾更早地接受了科技時代道德完美的規訓,在公共空間娛樂明星必須要示范完美人格,尤其女明星,不能說錯話,不能看女性主義暢銷書,不能穿露點的衣服,不能在公共平臺表達負能量……男明星承擔的壓力雖然遠小於女明星,但是類似的規訓和審判,包括挖墳式的審判,也在這些年呈愈演愈烈之勢。
結合這一背景再看河正宇等8名藝人的遭遇,一個趨勢是,這種對公共空間的道德標準開始以不可逆轉的方式入侵私人空間,帶著科幻片的恐怖感。
最初,人們要求公眾人物在公共空間做個「完美的人」,接下來,要求公共人物私下裡也必須是「完美的人」。
不僅是娛樂八卦,整個世界的公眾討論似乎都在被同一邏輯統攝和幹預。
人們明白人無完人的道理,卻又不接受人無完人的事實,這是個悖論,也是比電影精彩得多的故事,當然,它並不獨屬於韓國社會。
在這種時代症候下,我們吃瓜的同時,一個巨大的疑問不該被忽略:身處信息如此發達的現代世界,如果河正宇這樣的人都不安全的話,普通人真的還擁有安全嗎?
《曾詩雅對本文亦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