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康昊的『辯護人』:那小子是個瘋子。

家常仍需家常

宋康昊這個大餅臉,到底有什麼魅力? 我想是家常,吃飯不忘吧唧嘴,肉呼呼的臉,肉一跳一跳的,足夠真實,足夠松弛,總之有戲。

韓影有時是家常的,『八月照相館』中主角時日無多,教不會父親用遙控器,發脾氣,家常;『殺人回憶』中,朴探員受老婆掏耳屎,聽到信息,眼裡射出的光,家常;每次的徘徊、躊躇、囁嚅,都足夠的家常。

『辯護人』故事中的宋律師故地重遊,想要和小店老板娘擁抱一下,7年,他事業起步,老板娘做作業的兒子長大了,我覺得這場戲純是為畫面煽情,顯得有些做作,或許人和人表達感情的方式不一樣,也未可知。

大學時代,宿舍有位兄弟,家距離學校僅有兩小時車程,風塵不沾,不過打個盹的空兒,每回他到校往往打電話向家報平安,起頭一句:『爸,你和我媽都挺好的吧?』我一向覺得古怪,心裡暗笑,這麼個空兒,會有何種變化?多年以後涉世深一點,才明白,這樣一種關愛,純是為了讓父母高興,問候無非形式。

我是絕不做這等『虛偽』事的,這樣的怪脾氣綿延至今,絕不如此寒暄,倒是學會了囑咐:『該吃吃,該喝喝,想做點啥就做點啥』仔細想也仍然是空頭支票吧。

和朋友相處也如此,見對方活蹦亂跳,全身的細胞都透著活氣,就絕不問安請好,這一點『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的怪脾氣,全乎心中所有,也隻有少數相知才明白了,『吾之不惠,甚矣!』回到電影,類似的情感表達,究竟有沒有用處,導演的父母自然不必需要影片來問候,觀眾看煽情,滴下淚來同樣也不易。

情感表達還是應該守著這點兒『家常』,才是本分。

這部中的宋開始有一點煽了。


​ 『殺人回憶』中痞氣十足的鄉下警察。

宋康昊的『辯護人』:那小子是個瘋子。
​ 『殺人回憶』中最著名的一個畫面。


​小人物的娛樂,出人意表,又切近生活。


​『優雅的世界』中的黑社會


​『嚎叫』中滄桑的警察

苦樂不要喊出來

片子中,宋律師開始是一個生了孩子沒屁眼的『錢眼兒『律師,宋世傑乃其所宗,很正常,這是鉆出熙攘人群露了頭頸後的應有之義。

從作辯護的義舉,宋律師來了人生180度的轉向,並不夠自然,店主那一點恩惠比不得漂母贈飯之恩,同學會的鬥鬧不歡而散也難刺痛內心,隻能說勾起了惻隱之心,激起了匹夫義憤。

『這種事不是用一時的感情就能做出來的!』『那上次為什麼憑一時的感情就來找我了』劇中對白,也顯明地表達著導演對這點情節的不自信。

畫面情節隻能模糊過去,從這一點上說電影是有瑕疵的。

很小時,讀過一個故事,乾隆爺便裝出遊,空了金絲褡褳,隻有蹭飯混吃,在一糕餅鋪子,吃飽喝足,見老板生意門可羅雀,使才任學,題匾償代飯錢,題『點心鋪』三個大字,『心『上無點。

老板錯愕,四鄉八鄰卻慕名而來,老板不解其中緣故,有那好事者道破:『點心』點心,心上有『點』,就不餓了,還吃什麼?』大吵大叫、大聲表白和劇情的靜默察觀相比,哪些更值得玩味,給觀眾更多的想象和思考空間,不言而喻吧?

不是喜劇的話,角色就要『說人話』,樂不忘形, 淚不輕彈,苦樂都不要喊出來,角色自己解釋行為動機是很愚蠢的事情,不要怕觀眾看不明白,不要時刻讓角色自言自語。

否則,那就真是柯南所向,到哪哪『死』了。

畫面情節鋪敘到位,肢體語言豐富,不必長篇大論,潛臺詞活了,影片也就活了。


​『辯護人』中溫暖的情節很多,這一幕還算自然親切。

住過老房子的人才曉得,人在屋簷下生活,耗子在棚頂上繁衍。

致敬: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這年頭詞語使用很是靈活,就有便宜可占。

學名是剽竊copy,委婉著來是學習模仿,貶損著用就是山寨,高大上一點是致敬啊!影史上那麼多『一祖三宗』,世上本無新鮮事,好事兒都讓得風氣之先地占了,讓導演可怎麼辦嘛!『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這部電影裡,我們有幸看到了『一碗陽春面』,事隔七年,志得意滿,故地重遊,領全家一起豬肉湯飯,沖沖多年前逃匿飯資的晦氣,一賞當年的奮發,小孩兒也長大了,『7年的舊賬,你就想用這點錢草草了事嗎?』『呃?』『自古以來舊賬不是用錢來還的,而是用往來還的。

讓你常來的意思,知道沒?』這樣銜接蠻自如的。

20年代,各省學生在北大紅樓處遊學的極多,除滿清時代的遺存各地會館之外,大小飯鋪也因之而興,『北大是一個可以不交費用去偷聽講的學校,北大旁邊的飯鋪也是可以偷吃的』。

徐訏的『北大區裡的小飯鋪』這樣寫,『那些飯鋪都是可以記賬的,學生先賒著,等期末了一起結;但是期末,很多人不結帳就回家了,讓小飯鋪很難辦,許多飯鋪的夥計隻能跑到火車站去截人,反正前門火車站離沙灘也近。

好多學生就把行李押著,說假期結束回學校再結。

可是基本上這些帳基本就壞死了,直到許多學生成為了高官名流,都沒有結清』沈從文晚年接受金介甫訪問時說,當年賒欠都寫在一個黑板上,立在門外,他自己賒欠的飯資,幾年後去看,還記錄著,金介甫問:『你後來還了嗎?』快70歲的老頭兒臉紅了:『當然沒還』沈從文後來把這點好處,這點老北京的人情味兒舊范,擴散到了更多人身上,這些給了他一條活路,也因此他一輩子喜歡北京,討厭上海的市儈氣至深,抗戰勝利以後,他有機會去上海,可終於還是回到了闊別8年的北平,又和這座城守了近半個世紀。

仍然是1945年,很多學生向他探討,去哪裡討生活時,他卻無一例外說:『萬人如海,還是去上海吧!』由此可知故地重遊是舊日情愫了,影片中所要表達的,這一點人之常情,是動人的。

『到此一遊』曾記否?墻上刻字的遊戲,我們從小就玩,『隔壁王小是大王八』把這一幕經典化,故典是很多的,古有宋江潯陽樓頭:『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漫嗟籲。

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外有魯濱遜、星期五畫杠記時,上古結繩記事也差不多,『Brooks was here,So was RED.』『肖申克的救贖』瑞德也來過,對於當年足跡的尋覓,總是感慨系之的。

片子裡這些是偶然雷同,還是有意致敬,不得而知,好在不夾生,化用的不錯。

雞蛋可以跳過石頭

這幾年看的韓國電影比較多,了解到韓國人喜歡揭老底兒。

20世紀80年代的韓國政治風波,或隱或現一再地出現在銀幕中,無論是沉重如『殺人回憶』,還是輕快活潑如『陽光姐妹淘』,都在試著間接解構故事背後的社會因素。

『辯護人』是直接講述了過去時代的故事,故事尚有本源,當然即便不了解本事,也並不妨礙觀賞這部電影。

這類電影看得多了,自然有一點點免疫,吧啦吧啦說過很多以後,也不再想說制度、審查一類廢話,也不想再扯什麼優越性。

電影裡有句對白:『巖石再硬也是死的,雞蛋再軟也是活的,雞蛋可以跳過石頭!』這句顯然是化用自村上春樹的演講:『在一面高大、堅固的墻和一隻撞向墻的雞蛋之間,我將永遠,站在雞蛋的一邊』小說家言,演講可以扯形而上的高調,作為電影對白就不免不倫不類有些說教生硬了。

即便如此,我還是會想出路在哪裡?超越國境的,應該要有些韌性,尋找出跳過石頭的可能。

影片最後,宋律師的辯護曙光在望,一個無罪判決可以期待了,這時劇情『恰到好處』的給證人安上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一切休提。

這是影片的好,雞蛋依然沒跳過去,勝利在望時蹦弦,劇情也就足夠反轉和曲折。

贏足談判和妥協的資本,這是人生的無奈,博弈的每一步都是政治。

宋律師的人生從此走上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如果點破這部電影是取自盧武鉉本事,不免唏噓,現實中最終的毀譽參半,道路隻能是曲折的。

現實始終骨感,理想嘛?不妨繼續豐滿。

片子中,宋律師推掉大宗活計時說:『就說那小子是個瘋子,無法委以重任!』狂人從字裡行間中看出了滿篇的『吃人』,看出的人多了,喊出來的不多,病愈後也無非『因大笑』,一笑置之。

確實,聰明人多,缺的是瘋子。